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下属企业新闻

国药投资探索实施“项目强制跟投” 全面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发布时间:2022-12-08 来源: 阅读次数:508

编者按:国药投资作为国药集团首批“双百行动”改革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市场化原则,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探索出一条符合医药产业投资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干部员工与企业股东的同频共振,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事业发展共同体,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有效发挥了“双百企业”在国企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国药集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力量。

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投资”)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一家围绕医药大健康产业开展资金融通、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和直投业务的产业投融资公司。国药投资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自2020年3月入选“双百企业”以来,以激活体制机制为根本,探索建立并实施“项目强制跟投”机制,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干事创业热情。2019年以来国药投资实现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36.2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206%,连续3年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

一、强化“三个导向”,激励员工担当作为创实绩

一是强化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国药投资组织全员大讨论,对标行业先进企业,深入总结经验教训,锁定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防范投资和决策团队道德风险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打造投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即人才竞争力作为破解难题的突破口,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强制跟投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深层关联。二是强化目标导向,突出利益捆绑。抓住关键少数,将核心业务团队作为强制跟投人员,通过与企业共同出资实现强制捆绑,实现企业与员工在投资项目上的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真正实现企业与个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三是强化市场导向,突出稳妥实施。明确将集团公司外的市场化项目均纳入强制跟投范围,集团公司内的项目不得跟投,坚决杜绝利益输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定出台《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跟投管理办法》,对跟投项目类型、人员范围、跟投比例、跟投方式、退出与收益分配等进行精心设计和充分论证,并充分听取广大职工意见,确保员工充分认识项目强制跟投的风险、权利和义务。

二、突出“三个明确”,保障项目强制跟投见实效

一是明确人员要求。根据岗位重要性、承担风险和责任等因素,将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高管人员、项目团队、评委会成员等员工列入强制跟投范围,跟投比例不低于跟投总额的70%,建立起“背靠背”的信任关系,让项目团队尽心,让股东放心。二是明确资金要求。所有跟投人员均须以个人合法所有的自有资金投资,国药投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垫资、担保、借贷等财务资助,不为跟投承诺任何年度分红回报或设置托底回购条款。三是明确退出要求。明确在跟投平台未退出时,跟投人员不允许单独退出且不得早于公司退出跟投项目,将个人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倒逼跟投人员提升项目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安全性和盈利性。同时,通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对项目强制跟投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落实,严格履行内部审议和决策程序,做到项目强制跟投全过程“看得见、摆得正、说得清”。

三、把握“三个充分”,促进项目强制跟投释潜能

一是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施项目强制跟投一年多以来,国药投资经理层以身作则,带头跟投,提振信心。项目核心团队成员跟投额度占比高达72%,充分发挥“硬约束”作用。国药投资与员工由雇佣关系升级为事业共同体,营造了“共创、共享、共担”的经营氛围和相互协作、集体奋斗的企业文化,切实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充分提升投后管理的主动性。项目强制跟投使国药投资在项目筛选、项目论证、项目决策等方面实现了由被动执行向主动管理、由行政指令向自我驱动的转变,公司项目评审工作实现从“热情不高”到“同频共振”的蜕变,跟投实施以来组织评委会会议21次,提出完善建议91条,会议频次和建议数量较过往同期大幅增加,项目评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对被投企业管理的主动性明显加强,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创造性。以项目强制跟投为抓手,不断加强对被投企业的投后赋能和协同互动,确保投得准也管得好。通过深入分析被投企业潜力,全方位赋能生产运营、重大事项、管理模式、科研创新等领域,并积极协调对接业务机会,九强生物、海尔生物医疗、上海益诺斯、中科生物等项目实现业绩和市值双提升,对降低投资风险、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发挥了积极作用,打造了具有国药特色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医药行业格局分化等不利影响,公司业务团队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成功投资了晶易医药、西山科技、力诺特玻等一批行业内头部或新锐企业。2021年,国药投资实现净资产收益率40.55%,自主投资项目整体内部收益率超过30%,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